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,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研究生黨支部于11月30日上午組織參觀位于北京展覽館的“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—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。

展覽分五個部分:序、屹立東方、改革開放、走向復興、人間正道,以時間為軸,用老照片、模型、視頻、VR技術等形式生動地展示了1949-2019年祖國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科技、文化、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的滄桑巨變和輝煌成就。
在講解員的引領下,黨支部的同志們見證了祖國舉世矚目的歷史時刻。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新中國成立,開辟了中國新紀元,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。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,1967年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,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,大批優秀科研工作者以身許國,國家安全得到維護,國際地位得到提升。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,很多國家代表高歌歡呼,照片中喬的笑容意氣風發,令人感慨。1978年,改革開放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,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。1997年香港回歸,1999年澳門回歸,一國兩制構想得以實現。面對1998年的洪水肆虐,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,中國人民的意志鑄成鋼鐵長城,戰勝災難。2010年代,蛟龍號成功下潛,遼寧艦航母參加軍演…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。

在參觀的過程中,支部的同志們深刻體會到中科院與祖國的發展同行,1949年中央籌備中國科學院,吸引了郭永懷等一批科學家毅然回國參與中科院建設。1958—1967,中科院多個所承擔“兩彈一星”研制任務,涌現了于敏、錢三強等一大批時代楷模。展館中還展出了1981年中科院主導建設的短波授時系統、2010年中科院聯合攻關的蛟龍號潛水器和2016年中科院研制的世界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“墨子號”等。中科院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貢獻了中堅力量。

通過參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,同志們直觀地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、艱苦奮斗。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。大家紛紛表示深受展覽鼓舞,要以英雄前輩為榜樣,繼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,為國家發展和中科院發展而奮斗。